-
2021-9-7西方木【童心“畫”語·妙趣“痕”生】迎新春藝術展震撼來襲!多樣精彩創意活動只等你來!
-
2021-7-1百年風華正茂,此生無悔入華夏!祝愿祖國永遠繁榮昌盛
-
2018-9-7剛出窯的西方木小貝們的創意陶藝作品
-
2018-5-6媽媽決定家的溫度,太感人了!看完淚奔
-
2018-5-3孩子的世界很簡單,你用心過嗎
學校資訊
為什么我苦口婆心,但卻總是走不到孩子心里去?
為什么我試圖好好說話,孩子卻覺得我是在嘮叨和干涉?
為什么我一直在替TA考慮,但孩子依然還是覺得我強勢不講理?
根據最新的研究,成人每天平均有12.5分鐘與他們的孩子談話。大約8.5分鐘的時間通常用于指控和禁止,只有4分鐘左右的友好對話。
8.5分鐘的無效對話,足以讓孩子的心情變糟,更別提走到孩子的心里去了。那么,怎樣和孩子交流才能避免毫無營養的溝通呢,看看以下這四個問題,你是怎么和孩子交流的,哪種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?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,分享你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或問題哦!
“今天在學校過得怎么樣???”
如果你問孩子這個問題,他的回答可能是“最近很好”“一切ok”,這個時候,媽媽們可能會著急,心里想要孩子給出一個具體的,可描述的完整的回應。這個時候換做是你,你會怎么做?
? 快點說,我問你問題呢,大聲點,我聽不見。(叉起腰,怒目而視)
? 如果你想聊聊,我們可以一會再說。今天我遇見了一個四年沒見的朋友,你能想象嗎?(蹲下來,和顏悅色)
老師建議:想走進孩子的心里,首先要學會尊重他們。蹲下身,和孩子平等對話。如果孩子表現出不愿意交流的情緒,家長可以先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來,跟孩子分享自己遇到的新鮮事。當孩子體會到分享帶來的快樂之后,或許就會更愿意打開內心,與家長交流。
“和小朋友們玩得怎么樣???”
想了解孩子和小伙伴的相處情況時,你會像“查戶口”一樣步步逼問還是會先聽孩子說再做評判?
? 誰是小誰?在我親眼見到過他之前,不許和這個小男孩走太近!
? 說說你跟班上哪個小朋友最要好,你們平時都是怎么相處的?
老師建議:如何想了解孩子和同齡小朋友相處的情況,可以從一個特定的朋友問起,或者籠統的問下,再慢慢展開對話,從而使孩子信任你,向你敞開心扉,和你分享她與好朋友之間的一些趣事。
“今天在學校有什么好玩的事兒嗎?”
如果孩子回答說:“沒什么好玩兒的事兒,上課好無聊”的時候,你會不會下意識地會說,“上課怎么會無聊啊,是不是沒有好聽課……”,然后給出一堆理由?
? 你說沒什么好玩的事,那不可能,不要撒謊!
? 別煩了,今晚帶你去看場電影怎么樣?
老師建議:和孩子交流一定要有同理心,要理解“寶寶有小情緒”是件很稀松平常的事。如果你的孩子說今天沒發生任何愉快的事情,請不要鉆牛角尖,糾結在無意義的聊天中。記得要盡量保持中立的語調、感受孩子的想法、了解他的需求,進而幫助他解決問題,或通過游戲或娛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幫他放松心情。
秘訣1 給予孩子選擇而非命令,給予回應而非評判。
想走進孩子的心里,首先要學會尊重他們。首先蹲下身,和孩子平等對話。不要一味地喊孩子吃飯,孩子不來就生氣;先看看孩子在做什么,走到孩子的身邊和他說,這本書很好看是嗎?你可以吃完飯告訴媽媽,這本書講的是什么好嗎?現在是先吃飯還是過5分鐘之后來吃飯?給孩子一種選擇。若孩子在學校動手打小朋友了,不要馬上責怪他,給予積極的回應:“什么原因讓你生氣了?這的確讓人生氣,然后你想怎么辦呢?”讓孩子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處理,每一次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。
秘訣2 問“小”不問“大”,問“你”先問“他”。
孩子很難理解抽象的問題,也很難回答。因此,我們要與孩子溝通,要盡量避開“抽象”、“大范圍”的問題。不妨改問一些很簡單、一定有答案的問題,并且從細節開始。不要問“你今天在學校過得如何?”而是問:“你今天在學校上了哪些課?”當孩子說出某一堂課的時候,就可以接著問:“喔!那這個課今天教的是什么呢?”慢慢展開對話,從而了解孩子今天表現如何。
如果想跟孩子談論他的事情,不妨從“別人”談起。班上誰吃飯最慢、誰最常被罰、誰學習最好、誰今天又打了誰……在聊天過程中,我們就能窺見,孩子在班里處于什么樣的位置、對同學的行為有什么樣的看法,以什么狀態處事。
秘訣3 具有同理心,不要馬上否定孩子。
孩子說:“上課好無聊”的時候,你是不是下意識會說“不無聊啊,因為……”,然后給出一堆理由。這樣的對話也是無意義、沒法繼續下去的。因為你首先不認同孩子的觀點,其次你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,企圖說服孩子。比較好的方式是回答:“喔,上課很無聊啊,是哪一節課呢?你可以告訴我是什么讓你覺得很無聊嗎?”保持中立的語調、感受孩子的想法,才能了解他的需求,進而幫助他解決問題。
(以上圖文均轉載自網絡)
西方木美術教育基地 歡迎你的加入~
- 上一個:媽媽決定家的溫度,太感人了!看完淚奔
- 下一個: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?